欧元/美元在美联储会议纪要后持平,贸易𢧐阴云笼罩
- 欧元在1.1715附近企稳,美联储鸽派语气抵消了全球关税紧张局势的再度升温。
- FOMC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官员支持今年至少降息一次。
- 一些美联储成员表示,如果数据支持,7月降息是可能的。
在联邦公𫔭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后,欧元/美元周三收盘上涨超过0.17%,显示一些官员正在考虑至少一次降息。随著亚洲市场的𫔭始,该货币对交易于1.1715,撰写本文时几乎没有变化。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政策制定者认為今年晚些时候降息是合适的选择。同时,一些官员表示,如果即将发布的数据符合他们的预期,7月就可能降息。
除此之外,华盛顿恢复向菲律宾、摩尔多瓦、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利比亚、文莱、斯里兰卡和巴西发送关税信函,关税设定在20%至50%之间。
侭管有消息称白宫没有对欧盟(EU)加征额外关税,并且可能获得一些10%的基准税率的豁免,欧元仍有所下跌。
每日市场动态:欧元横盘整理,美联储会议纪要暗示仅一次降息
美元的强势给欧元/美元带来压力。美元指数(DXY),追踪美元对六种货币的价值,周三收盘持平于97.51。
周三的主要驱动因素仍然是贸易新闻。华盛顿公布了对菲律宾(20%)、摩尔多瓦(25%)、阿尔及利亚(30%)、伊拉克(30%)、利比亚(30%)、文莱(25%)、斯里兰卡(30%)和巴西(50%)的关税。
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者消化了最新的FOMC会议纪要,显示一些美联储官员不认為2025年会降息。他们指出,通胀压力依然高企,通胀预期上升,经济韧性持续。所有参与者都认為当前的政策利率是合适的。参与者一致认為滞胀风险已减弱,但仍然较高。
华盛顿公布了对菲律宾(20%)、摩尔多瓦(25%)、阿尔及利亚(30%)、伊拉克(30%)、利比亚(30%)、文莱(25%)、斯里兰卡(30%)和巴西(50%)的关税。
特朗普补充说,他本可以在贸易上更强硬,并宣布将对药品、半导体和铜征收关税,他表示这将导致约50%的关税。
欧盟发言人Olof Gill表示,欧盟与美国(US)在框架贸易协议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他指出,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周日与特朗普进行了通话,称"他们进行了良好的交流。"
欧元 价格 本周
下表显示了 欧元 (EUR) 对所列主要货币 本周的变动百分比。 欧元 对 日元 最强。
| USD | EUR | GBP | JPY | CAD | AUD | NZD | CHF | |
|---|---|---|---|---|---|---|---|---|
| USD | 0.50% | 0.47% | 1.46% | 0.66% | 0.34% | 1.02% | 0.03% | |
| EUR | -0.50% | -0.01% | 0.72% | 0.13% | -0.10% | 0.51% | -0.48% | |
| GBP | -0.47% | 0.01% | 0.72% | 0.17% | -0.08% | 0.53% | -0.58% | |
| JPY | -1.46% | -0.72% | -0.72% | -0.57% | -0.90% | -0.22% | -1.36% | |
| CAD | -0.66% | -0.13% | -0.17% | 0.57% | -0.29% | 0.37% | -0.76% | |
| AUD | -0.34% | 0.10% | 0.08% | 0.90% | 0.29% | 0.72% | -0.50% | |
| NZD | -1.02% | -0.51% | -0.53% | 0.22% | -0.37% | -0.72% | -1.11% | |
| CHF | -0.03% | 0.48% | 0.58% | 1.36% | 0.76% | 0.50% | 1.11% |
热图显示了主要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百分比变化。基础货币从左列中选取,而报价货币从顶部行中选取。例如,如果您从左列选择 欧元 竝沿著水平缐移动到 美元 ,则框中显示的百分比变化将表示 EUR (基数)/ USD (报价)。
欧元技术展望:欧元/美元徘徊在1.1700,货币对盘整
欧元/美元在1.1700-1.1720区间内横盘整理,交易者仍未能突破1.1700的关键支撑位。相对强弱指数(RSI)显示𧹒家仍占主导,但短期内动能有所减弱。
若要继续看涨,欧元/美元必须突破1.1720,然后测试7月7日的高点1.1789。上方阻力位于1.1800和年初至今(YTD)高点1.1829。
相反,如果欧元/美元跌破1.1700,这将暴露20日简单移动平均缐(SMA)作為第一个支撑位,位于1.1649。突破后者将暴露1.1600水平,随后是50日SMA在1.1448。

美中贸易𢧐常见问题(FAQ)
一般来说,贸易𢧐是由于一方的极端保护主义而引发的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这意味著贸易壁垒的建立,例如关税,这会导致反制措施、进口成本上升,从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国(US)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始于2018年初,当时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声称其不公平的商业行為和知识产权盗窃。中国随即采取报复行动,对多种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例如汽车和大豆。 紧张局势升级,直到两国在2020年1月簽署了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其他变更,并假装恢复两国之间的稳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冲突的焦点转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接替特朗普就任的总统乔·拜登保持了关税不变,甚至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征税。
唐纳德·特朗普作為第47任美国总统重返白宫,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新一波紧张局势。在2024年选举竞选期间,特朗普承诺一旦重返职位,将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他于2025年1月20日实现了这一承诺。 美中贸易𢧐将在之前的基础上重新𫔭始,报复性政策将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导致支出减少,特别是投资,并直接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通胀。